第86章 劝谏薄葬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袁天纲把献陵的设计方案做好后,上朝时呈报给李世民。李世民看罢眉头紧锁,沉默了一会,将设计方案传阅给群臣。群臣们一看,就跟炸锅一般,议论纷纷。群臣争议地焦点是:群臣们大多数主张“依山为陵”的厚葬原则,而不是袁天纲提出的“堆土为陵”的薄葬原则。群臣们纷纷指责袁天纲这个“堆土为陵”的薄葬设计方案,是居心叵测,是将圣上置于不孝。

李世民听到群臣们的议论,他心里清楚袁天纲如此设计献陵,是为朝廷减轻沉重建陵负担的考虑,但是为了堵住群臣们的悠悠之口,于是他厉声地问道:

“袁爱卿,你这‘堆土为陵’的设计方案,到底出于什么目的?”

袁天纲不慌不忙地回答道:“自古帝王,征发大量的民夫,耗费国库的钱财,修建奢侈的陵墓,这样做有何益处?如果建造献陵实行厚葬,上行下效,百官百姓均竞相效仿,只能助长帝国上下奢侈之风。”

李世民又问道:“道理是可以这样讲,但百姓们不明就里,会指责朕不孝的。”

袁天纲反问道:“请问秦始皇的骊山陵还在吗?当年秦始皇历时三十九年,共征集了八十万民工,建造了举世无双的骊山陵,结果激起民变,‘楚人一炬,可怜焦土!’”

李世民听罢默不作声。

袁天纲继续解释道:“君不见汉武帝历时五十三年建造的茂陵,汉末赤眉军攻入长安,挖开茂陵,花了十几日将陪葬品盗光。前车之鉴,历历在目!”

李世民沉默了一会,又问道:“朕担心太上皇会有异议!”

袁天纲听罢,拍着胸脯表态道:“圣上不用担心,等朝会结束后,微臣去做太上皇的工作。”

“那就辛苦袁爱卿去一趟大安宫,看看太上皇的意见。” 李世民点头称是。

下朝后,袁天纲径直去大安宫。大安宫原名弘义宫,原来是李世民居住的地方。自玄武门之变后,太上皇李渊仍暂住在太极宫,三年后才搬到大安宫。大安宫虽然位置偏僻,在建设规模上无法与太极宫相比,但大安宫偏居于皇城一隅,宫内有垂拱前殿、戢武殿、翠华殿、祭酒台等宫殿,环境清净雅致,远避朝堂纷争,李渊住在大安宫里十分悠闲自在,安享晚年。

太上皇李渊正在大安宫里的水池边喂鱼,听一公公说袁天纲请求觐见。李渊感到非常诧异!自从玄武门之变后,他这里已经很久没人来访,每日里身边只有张婕妤与尹德妃相伴。

对了,就是这两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大宋:大明没想到吧,我还活着 明末:乱世崛起 宋代魂变:齐凌之抉择 百里独行 鬼明 一念关山?不,一念癫山 穿越武侠世界,每天获得一点突破 诸天:开局到达苍云岭 我乃无敌大反派 我是大明瓦罐鸡 大唐:李世民的头号打手 穿越后,我为王朝续命百年 穿成农夫,我靠采山货养家 武林外传:我乃吕侯爷 绝世小书儒 三国: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 人在乱世当世子,娘子却是大剑仙 武侠遗憾大弥补 穿越三国之与妻行 李二身死长孙皇后让我做皇帝